关联方对账,不平怎么办?
点击蓝字 | 关注我们
行走的审计汪陪伴你的又一天
很幸运遇见你:
2019年12月8日,这是行走的审计汪第103篇原创文章。
编辑按:合并的过程中,需要考虑关联交易的抵消和披露。因此,关联方对账必不可少。但实务中也常会出现对账不平的情况,该如何处理?
对账那些事儿
对账是会计必备工作之一,也是重要的财务内控手段。对账分为对外和对内。集团内部对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,如果采用一套相同的财务软件入账,并按照同样的形式记录交易的对手方、交易类型和金额,便能在系统中直接导出内部关联交易的汇总表,账能否对的上也一目了然。
如果是对外对账,往往需要采用信件、邮件、电话等沟通方式,同时要采用定期对账,比如每月、每季度对账一次。很多时候可能无法获取对方的回应,而需要再次沟通。也有部分公司是业务员负责对账,其实还是有必要让财务参与进来,保证财务和业务的独立性。
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,在我们审计集团合并报表的过程中,如何对账,对账不平怎么处理那些事儿。其实,和合并权益抵消相比,对账是比较简单的工作,了解了如何对账,如何处理对账差异,采用正确的方法后,或许我们能更从容地做这件事。
对账的五个重要步骤
当初步的合并试算编好后,合并金额只是各个子公司的简单加计数,而不是合并报表中应呈现的数字。我们都知道,合并报表需要抵消内部关联交易,披露外部关联交易,那具体如何来做呢?
1.获取合并范围和所有的关联方范围;
2.针对合并范围内的公司1、公司2、公司3等,逐一摘录其有关的关联交易和期末未结算余额;
3.编制合并内关联交易汇总底稿,用于抵消;
4.编制合并外关联交易汇总底稿,用于披露;
5.基于合并层面检查合并抵消是否正确,关联交易披露是否完整。
现在用简单的例子来举例对账的过程。
第一步:获取合并范围和所有关联方
识别关联方是审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。首先,是基于“控制”定义确认的合并范围,在合并范围内的所有关联方,我们称为“合并内关联方”。有关于合并,我们之前探讨过一些案例,有兴趣可戳:会计思维:合并报表编制前需做好什么准备?
其次,是根据关联方的定义,通过一系列程序,识别出合并主体所有需要披露的关联方。针对关联方的判定,曾经也探讨过,有兴趣可戳:为什么我们看了这么多规定,还是弄不清关联方的正确定义?
目前,我们主要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、通过第三方平台(企查查、天眼查等)查询有工商关系的关联方。实务中我们会通过一些异常的交易来识别出一些隐形关联方。
第一步很多时候容易被忽略,但实际是最重要的。它决定了我们的合并范围是否准确,合并外关联方识别是否完整,是后续工作的重要基础。
第二步:逐一摘录关联交易
关联交易主要分为哪几类呢?一般来说,购销是主要的关联交易,细致分类,可以分为:
购买或销售商品
提供或接受劳务
购买或销售长期资产(比如机器设备等)
出租或承租
资金往来,计收利息和支付利息
关联担保
当然还会有一些相对少见的关联交易,比如股权的转让等。我们在针对合并范围内的每家公司,摘录关联交易时,主要从上面几个类别出发,详见下方表格所述:
在摘录上述表格时,我们往往从往来余额表出发,通过关联方的名称查找相应的往来名称,找到后再打开明细账,分析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。有时候借贷方发生额非常简单,只是简单的购销和收付款,有时候又会非常复杂, 涉及购销、资金往来、固定资产采购、代垫款项、内部调账、租赁等,也加大了分析的难度。但只有这些交易摘录准确,后续才能核对一致,进行汇总并抵消。
我们也能看到,在上方的表格最下方,有余额的核对。在期初和期末余额一致的前提下,如果产生差异,就是借贷方内部的发生额差异,比较好处理。另外,这里要特别注意,如果公司的交易对应不同的增值税率,则需要分开摘录,因为合并抵消的金额是不含税额。
同时为了摘录方便,我们把合并外的关联交易也放在其中。一般来说,合并外的关联交易相对更简单清晰,因为涉及到不同的集团,关联交易并不会非常复杂。对合并外关联方的交易和余额,审计过程中会通过函证来确认。
第三步:编制合并内关联交易汇总底稿
这个步骤,难度较大,也最为繁杂。如果合并范围内主体多,同时关联交易复杂,这一步简直能把人搞死。
要声明的是,汇总底稿只是把第二步中摘录的子表格汇总起来,方便呈现和抵消,因此其准确性依赖于第二步的摘录。具体来看,分为两大块内容:
1.往来余额核对校验
2.往来交易核对校验
往来余额核对校验,相对简单,主要核对余额,并抵消期末债权债务。下方表格是余额汇总的简单模板,表格很大很长,这里没有放全。后续抵消金额的有关账龄也要区分,因为其他应收款、应收账款抵消不同的账龄,有可能会影响资产减值的计提。
如果存在差异,原因往往是多样化的。首先要确认期初余额是否一致,如果期初余额不一致,期末的差异有可能是以前年度的原因;如果期初余额一致,期末差异就一定是本年度的原因。这决定了我们从哪个期间去寻找差异。
确定期间后,找差异就是一个对账的过程了。两边的发生额都分析好,然后互相核对。某一家的采购,就是另一家的销售;某一家的收款,就是另一家的付款。按照这样的逻辑,一步步去寻找差异的原因。
往来交易核对校验,就比较复杂了。模板如下:
我们不仅要写清楚交易的类型,核对发生额,还要区分其需要抵消的具体科目。根据上述关联交易汇总表,我们可以很容易编制抵消分录:
DR:主营业务收入 12,122,366.00
DR:其他业务收入 198,200.00
CR:主营业务成本 12,122,366.00
CR:管理费用 198,200.00
实务中,经常会出现关联交易的核对差异。如果公司账目和摘录的过程都很清晰,一般找差异只是时间问题。但如果公司平时也不对账,账目较为混乱,摘录过程中也是疑问重重,找差异就存在较大困难,需要逐一去攻克。
第四步:编制合并外关联交易汇总底稿
合并外关联方汇总,实际是把第二步中摘录的所有合并外关联方汇总。因为不需要考虑抵消,因此做个简单汇总,用于披露即可。
当然披露的金额仍是要有依据的,外部函证是重要方式之一。如果和对方的函证存在差异,需要寻找差异,再考虑是否要对披露金额调整。
第五步:检查和核对
检查和核对如何进行呢?举个例子,比如说合并范围内的公司A将房屋出租给合并范围内公司B,A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。除此之外,合并范围内其他公司均不存在投资性房地产。
合并抵消分录做完后,发现合并报表中仍有投资性房地产,这显然有问题。因为在合并范围内,上述租赁是内部租赁,并非出租给合并外的单位,因此不会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余额、这恰恰说明抵消的金额不准确,没抵消干净。我们就可以去检查,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这个逻辑思维方式,在合并权益的抵消中也经常用到,大家可以结合实务一并思考下。
写在最后
年末了,大家都比较忙了,我也一样,每天马不停蹄地做各项年审的预备工作、客户的沟通以及完成许多在今年立下的flag。所以熟悉的老朋友也知道,这里竟然3周不更新了。实在sorry了,并不是不想去写,而是想找时间好好写,因为每一篇都要认真对待,但又苦于没有找到这样的时间,今天终于又更了,坚持的确不容易。
再过23天,我们即将迎来2020年。又到了做年终总结和2020年计划的时候。年末了,你们的这一年过得如何呢?明年,又想做些什么特别的事情?欢迎一起聊聊~
最后,如果有地方写得不对或者不完整,欢迎大家指正。个人想法,必有局限,谢谢大家的包涵和关注。我将继续努力分享输出!
你“在看”我吗?